在新药早期临床剂量优化中,贝叶斯方法通过借用非临床数据和定量药理模型,显著提升了剂量选择的科学性和效率。非临床数据(如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)通过贝叶斯框架整合到临床前模型中,提供先验信息,减少不确定性。定量药理模型(如PK/PD模型)则用于描述药物在体内的动态行为,预测剂量-反应关系。贝叶斯方法允许动态更新模型参数,结合早期临床试验数据,逐步优化剂量方案。这种方法不仅加速了剂量探索过程,还降低了临床试验失败的风险,为新药开发提供了更可靠的决策支持。
源资科技联合Cytel将于3月13日举办以“早期临床的贝叶斯方法剂量优化策略会”为主题的线上研讨会旨在从定量药理、生物统计角度分享不同专业在利用定量药理模型、贝叶斯统计方法做剂量选择和优化方面的经验和方法,同时在讨论环节针对此话题做进一步的深入讨论。
会议时间
2025年3月13日 14:00-16:00 PM
议程安排
14:00-14:05 开场介绍
14:05-14:45 定量药理模型在临床早期剂量选择中的应用
朱校 博士 | 复旦大学药学院 青年研究员/PI、博士生导师
14:45-15:25 早期临床的Bayesian设计思考
林恩萱 博士 | 信达生物 制药高级生物统计师
15:25-15:45 贝叶斯assurance在临床试验设计中的作用与实现
黎翰东 | Cytel 客户成功经理
15:45-16:00 Q&A
嘉宾介绍
朱校 博士生导师
复旦大学药学院 青年研究员/PI、博士生导师
入选上海“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”和“高校青年英才揽蓄工程”。博士毕业于新西兰奥塔哥大学,研究领域为群体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和定量系统药理学。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基金项目3项,并作为骨干成员参与了国自然核医学重大项目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核医学精准诊疗》,荣获2019年度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和2019年大洋洲临床和实验药理学家毒理学家学会Fred Fastier奖,曾在2019年欧洲定量药理学年会(PAGE)的Stuart Beal方法学专题做大会报告。近年来以第一作者/通讯作者在Adv. Drug Deliv. Rev., Adv. Sci., Lancet Reg Health West Pac., Br. J. Pharmacol.(4篇)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科研论文近30篇,并参与多项CDE指导原则的编写。现为中国药理学会定量药理专委会委员,中国药理学会临床药理专委会青年委员,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代谢专委会青年委员,上海药理学会临床药理专委会委员,上海药理学会药物代谢专委会委员。任《群体药动学和药效学分析进阶》一书副主编。
林恩萱 博士
信达生物 制药高级生物统计师
拥有丰富的学术与行业经验,获得香港浸会大学统计学博士学位,并在香港中文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员,专注于荟萃分析及临床数据挖掘。其在信达担任统计师期间,主导了多个抗体偶联药物项目的统计工作,涵盖I至III期临床试验。林博士独立开发了临床统计方法平台“CMethod”和数据分析平台“CTool”,并提出创新的贝叶斯连续监测方法,为行业带来新思路。他还在定量科学论坛上发表演讲,并有多篇论文发表于知名期刊。
黎翰东
Cytel 客户成功经理
于201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卫生统计学专业,先后加入精鼎医药,PRA,Sanofi担任统计程序员和数据科学家的工作,2023年初,加入Cytel软件部门,担任客户成功经理,负责亚太区Cytel软件业务的技术支持工作。在过去的九年工作经历中,其对数据分析,统计设计,临床运营以及客户管理,商业化合作都有独到的洞见。
报名方式
关注“源资科技”微信公众号,回复“贝叶斯”获取报名链接,点击链接填写表单,提交后即报名成功。
注:报名成功后添加工作人员微信,即可进入活动交流群,获取会议最新信息。